5月31日,由中建四局承建的厦门新会展中心-会议中心项目81米超大跨度钢结构管桁架顺利精准吊装,实现屋脊桁架合龙,“闽南大厝”式建筑外观初见雏形。
项目总建筑面积23.11万平方米,主体结构采用全钢结构。此次吊装的会议中心万人无柱会议室屋盖结构跨度81米,高9.9米,重85吨。81米跨度钢结构管桁架本体跨度大、自重大,易产生下挠问题,项目团队在施工过程中注重利用科技手段攻关,运用BIM技术综合分析屋盖桁架重心位置及重量情况,选取合理的吊点,采用Midas软件进行桁架变形施工模拟拼装阶段,根据计算值进行预起拱,确保管桁架结构吊装符合设计要求。
81米跨单榀整体处于燕脊部位,呈单轴对称结构,现场拼装及吊装就位精度要求高,现场施工区域空间狭小,且地下室顶板设计未考虑屋盖所需的大型起重施作业荷载,项目技术团队利用三大施工技术,逐项破解现场施工难题。
一是采用大跨度轴对称的双脊双曲波浪形结构施工技术。因会议中心屋盖钢结构呈波浪状,对结构施工精度要求极高。为保证屋面造型完成效果,突出“闽南大厝”式建筑风格,项目应用Midas软件进行施工模拟分析,设置边界条件及目标应力模拟施工步骤,找出变形区域,对81米跨管桁架进行预起拱及加固处理,使屋盖钢结构达到设计曲面要求。
二是采用地下室回顶技术。为解决施工现场地下室顶板承载力不足问题,项目采用地下室顶板回顶技术,通过加固地下室混凝土梁,搭设顶板操作平台,做到大型机械施工与地下室顶板零接触,实现对原设计结构的保护效果,优化了施工工序、提高了施工效率,为项目如期交付创造了有利条件。
三是采用屋盖双机抬吊技术。为保证现场吊装安全性,此次采用两台350吨超大型履带吊进行双机抬吊,单台履带吊吊重不超过其额定起重量的70%,吊装过程分为三个阶段,每个吊装阶段进行停机调平,严格把控吊装平稳度。
项目施工场地狭窄,且工期紧张。本次屋盖81米跨度钢结构管桁架安装采用原位组装、双机抬吊的施工方法,克服施工不利因素,提高施工效率。相关杆件场外拼装成小段后转运至场内原位组拼,通过以空间换时间的方式为各专业科学穿插施工作业创造有利条件。
厦门新会展中心-会议中心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0.7万平方米,总建筑面积23.11万平方米,由国贸会展集团投资建设,于2021年5月动工,计划2023年6月竣工。项目拥有46间会议室,包括一间约1.1万平方米、跨度长达81米的超大无柱多功能厅,可满足万人规模会议的要求。(李国婷 彭磊)
声明: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、数量较多,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,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,请主动与本网联系,提供相关证明材料,我网将及时处理。